![考试个人总结(精选15篇)[此文共13617字]](https://img.hxli.com/upload/1952.jpg)
考试个人总结(精选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试个人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考试个人总结1一年一度的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终于要开考啦!其实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憧憬这个考试,记得高三的时候同桌买的一本《英语高考必备》后面全都是讲的某某学校某某同学经过勤奋学习,在高中的时候就顺利的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考试!当时我那个羡慕啊!因为毕竟我还是很听话很乖的学生,所以我也渴望获得这样的肯定和荣誉,等到高三的时候曾经非常迫不及待的询问关于四级考试的事情,不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了了之了,估计这些小荣誉在高考强大的气场面前也会变得异常渺小吧!哈哈!不过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怀念当时那个勤奋的、单纯的自己!(当然现在的我依然很勤奋、很单纯!哈哈!)
不过自从来到大学以后,就很少在英语上面下功夫了,到现在我都觉得现在肚子里的那些英语知识都还是高中三年积累下来的!大一基本上是荒废了一年的英语!大二了,觉得时间开始紧迫了,所以我也捡起了那曾经让我引以为傲的英语!虽然想起来这会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但是其实这个过程还是很开心,很充实,很有激情的!
经过本人半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现在非常有信心我已经捡起了大部分的英语知识,学习更加轻松自如,生活也更加充实美好!现在,四级考试即将来临,为了更加坚定我的斗志,决定列举如下几条本人四级必过的原因,和大家共勉!哈哈!
如下:
1.首先,也是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由于我曾经是个勤奋学习的好孩子,所有咱拥有良好的英语语法基础和英语单词记忆基础,因此虽然开始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单词感觉似曾相识却无法回忆起来,但是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整理和突击,我已经把他们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顺便再一次给自己添加了很多很多的信心!
2.其次,我觉得和第一点同样重要的,是因为我继承了自己优秀的传统美德,所以我现在依然和曾经一样是一个对自己负责、对未来生活负责的一个勤奋努力的好学生!因此,当四级考试来临的时候我果断的给自己拟定了复习备考的计划,在这样充实的准备之下,我相信四级不过完全对不起我这半年来的努力呀哈哈!
3.然后,觉得就要开始讲外部条件的原因了吧!(事情不是都有分内因和外因的嘛哈哈!)我拥有一个非常清晰、好听、响亮、易记的名字_李阳!正因为我叫李阳!我有和疯狂英语李阳老师相同的名字,所以无形之中促进了我好好学英语的斗志!想想,四级考试,李阳不过,那谁过?
4.接着,从小到大,英语考试我都基本上没有不及格过,所以,按照惯性定理,四级我必须是及格!这是起码的吧!
5.再者,今天做完一套模拟试卷,出于好奇,我想算算我能得多少分,个人总结的几点必过理由!,工作总结《个人总结的几点必过理由!》。于是为了让自己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拿出了自己做的最稀烂的一套模拟题,经过几分钟的精确计算,我发现我觉得还得了462.5分!Oh my LADY GAGA!哈哈,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即使我考再差,也可以及格!这是决定没有问题的!哈哈哈哈!
6.倒数第二点,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背完了3655个四级词汇,抄写了15页的陌生单词,做完了23套全真试题和模拟试卷,最后一个月甚至是每两天做一套卷子,所以,对于考试,我已经完全能够适应而不会紧张!所以,四级,必过嘛!
7.最后一点!哈哈!就是我亲爱的妈妈!亲爱的爸爸!有你们给我的爱,有你们对我坚定不移的支持,有你们对我教育的巨大投资,有你们给我的巨大发展空间!四级,小菜一碟丫哈哈!爸爸妈妈,我爱你们!mua~
四级,我已经看到你在向我挥舞着那胜利的小手!四级证书,你要早早来到我身边咯,哈哈,那是必须的!
考试个人总结2一、基本情况
1、我任教的是三年级1班的语文学科,班级生数46人,实际考试人数45人,缺考学生因为家中丧事请假。
2、年级的平均分是101.03分、任教班级平均分96.7分和书写质量均分2.7分;
3、任教班级的优秀学生人数是24人、良好学生人数是13人、及格学生人数7、不及格学生人数是1人、及格率为97.8%、优秀率为53.33%;
4、后15%学生姓名和成绩。汤统庆:81.5分、张天祥:78分、范飞龙:76分、丁展:76分、朱宣洁:74分、张思源:60分、刘浩冉:38分。
二、答题分析
1、第一题:正确率84.5%,zhěng、gǎn、dī、liě容易读错误;
2、第二题:正确率87.7%,疼痛、附近、欺负、窗帘等词语有学生写错;
3、第三题:正确率90.1%,美轮美奂学生写错的较多;
4、第四题:正确率88.4%,第一题错误较多,学生对雷奈克是哪个国家的不确定;
5、第五题:正确率86.7%,学生对尽管??还是??和既然??就??这两个关联词在什么语境中使用不太明确;
6、第六题:正确率88.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错误较多;
7、第七题:正确率91.6%,个别学生把最后的署名和日期写反了;第八题:正确率85%,平时对这种题目训练较少;
8、第九题:正确率92.1%学生把第5小题的答案写成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了;
9、第十题:正确率76.76%,学生比较粗心、浮躁,文章没有认真阅读就做了;
10、第十一题:正确率87.2%,个别学生没有很好审题,出现和题目内容不一致的主人公。
三、命题评价:
本次试卷题型丰富全面,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还考察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还有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总体来说,此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考察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基础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
3、想象能力欠佳
本次作文为想象性的作文,要求看图编一个通话故事,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编的最有趣。从完卷情况来看 ……此处隐藏9278个字……实力。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下定决心准备注会考试之前都会去查询往年考生的经验贴,其中不乏有些分享一年通过多门考试的成功贴。前辈们的经验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看完这些帖子很可能会给人一种莫名的鼓舞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想着自己努把力肯定也能像他们一样一年过六门。我就是这样一个大头鬼。今年报了6门考试,但是在考前1个月战略和经济法毛都没看,税法也没有很充分的复习,最后只参加了四门考试。
有人给财会考试难度进行评星,说中级职称难度3颗星,注会5颗星。因为之前有准备中级职称的经验,觉着中级也不是很难,所以自我感觉良好觉着注会努把力也能顺利通过。但是,并不是这样的好吗!!!注会的难度绝对是成指数级别增量的。本人今年参加了中级财管和注会财管考试,就我看来,首先题目的难度天壤之别,但是两门考试都是150分钟答题时间,所以思考和计算量是绝对不能比的。
注会是公认的财会界第一难考的证书,如果你从没参加过考试,觉着自己学习能力很强且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于复习,你可以尝试一次报4门以上,如果没有通过就当去体验体验涨涨经验;但是如果你想稳扎稳打,个人建议一年报个3门或以下,把各个知识点都复习好,这样才能合理保证自己通过考试。
二、追进度,总结不够,基础不牢
这也是由第一个坑导致的第二坑。就拿审计课程来说,我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的,听范永亮老师的基础班、习题班和金鑫松老师的12天飞跃计划,大概有100个小时。我先快速听完课程,对审计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但是听完之后已经9月中旬了,没有过多时间去整理去总结,导致知识结构混乱,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选择题我可以做,但也只是停留在审题和选择的阶段,自己无法去说明问题。我们会用各种选择题来巩固自己的知识,但是选择题往往只是让我们被动的想起知识点。仅仅会做不够,还要从更深的层面了解这道题背后的考点,要把选择题当作主观题来对待。今年的会计考试计算综合题考了太多需要用文字阐述的题,像新收入准则如何确认收入,这道题如果不知道收入确认的五步法仅凭自己的语言无法做对。无法了解背后的原理,仅仅背记分录是远远不够的。
再拿税法举例,选择题中的特殊政策你可能了解,因为选择题考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单一,你很容易想起并运用。那么换一个考法,放在综合题中,没有了ABCD四个选项,你还能如此轻松在一整大段文字中轻松的找到题眼吗?就算你找到了题眼,你能百分之百确定这个题眼就是考这个知识点而没有更深的给你挖坑吗?今年的税法考试看起来不难,但是我依然无法确定自己的答题结果,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没有对税种进行总结,不知道有没有坑。比如增值税什么企业有优惠政策,什么时候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广宣费的扣除率真的是15%吗?没有总结没有经过适当训练,你就无法肯定自己作出的答案。
注会考试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大佬们一门几百个小时真的不是玩笑话。
三、过度依靠培训班被动学习,忽视书本知识及主动思考
很多考生会选择培训班学习,这确实是必要的,很多知识我们自己去看去学耗时长,也不一定习得要领,有老师提纲挈领,指点迷津会事半功倍。但是我们应该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自己想问题自己总结自己学习。花2分的时间学习课程,要再花8分的时间总结、阅读教材、做题。
教材就是圣经。我的经验告诉我,注会考试需要买教材。有人说注会教材太难看懂,我建议第一轮复习可以先以网课及讲义为主,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结合教材进行学习。教材里面有大量的`例子和文字解释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点,教辅书上的总结远没有教材里的详细。
四、及时整理复习资料
如果是报名了多门课程,复习资料堆的会比山还高,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提炼,去粗取精,留下对自己有价值的。最好是把讲义拿去打印店整理成册,这样在进行第二第三轮复习的时候不会因为找讲义找资料花费太多的时间。同时每一学科要准备一本厚一点的笔记本,将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在案,没事儿就花时间去看去温习。我在进入冲刺阶段的时候就因为资料太多不知道如何下手犯愁,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
错题的话可以利用网校的在线做题系统,把错题收藏起来,反复反复再反复,如果遇到好题可以整理成册加强复习。因为真的很容易遗忘,尤其是准备多门考试的时候就更需要经常记忆,加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
五、尽量用电脑做题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在考场上用电脑做题速度会慢一些,尤其是在做财管时,碰到多张表格的情况,如果你没有习惯电脑做题的方式,整个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审题都审不好,再会的题可能也会因为不熟悉电脑做题而发挥不了。这种情况会对考试发挥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在考前一个月,请尽量在电脑上做题,用软件用word啥的都行。
机考绝对不仅仅是把题目从纸上搬到电脑上这么简单,做题的思维也会因为这种操作发生改变,这是我血的经验教训。
六、尽量多的重复的去做主观题
主观题没有选项,很难用什么答题技巧,不能用选项来验证答题结果,所以只能靠所掌握的知识去作答。面对注会这种知识点多如繁星的考试,只能不断的通过主观题去熟悉去检验,这样不仅能够熟悉出题方式,更能巩固知识点,更加自信的去做主观题。其实我的主观题训练的也不算少,但是我在考场上做主观题依然没有什么自信。很多出题的套路没有掌握,还需要更多的去练习。
以上是我总结的18年注会考试备考经验。不管结果如何,通过备考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为什么自己要备考注会,是因为他含金量高,因为通过学习能够了解更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开阔自己的眼界。
考试个人总结15初一上半年的阶段性学习已经结束,期末考试给这一阶段的学习画了一个不算标准的`逗号,回顾这一学年的种种,不免觉得有些无奈。只是迷茫过天清醒之时;失意过于得意之时,从各个方面简单总结剖析一下,整个学期的生活、学习历程。
思想方面:
总体上看是缺乏自信,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现象上表明是不适应。也许真的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所说,我非法随着变化而变化,无法适应变化、享受变化。当然这一学期中不可能没有闪光点,当然前方或许充满迷雾,更多艰难。但我仍会以那种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心走完成任务段荆棘之旅。
学习方面:
这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意味着结束,一两次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也不意味着我可以继续这样下去。从各小点来讲,学习态度方面,我个人认为良好学习方法,仍有欠缺,也许这就是成绩总是提不上来的致命点,学习习惯并未形成一个完备体系,当然就我个来讲,我认为仍有无限的潜力,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刚刚开始,我这只“笨鸟”可要先飞喽。
生活方面:
我认为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在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并不算突出,在今后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光要在学习上大展鸿途,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涉及,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有所提高。
相信产生力量,拼搏诞生希望,让雄心与智慧迸发出无限的光芒。